写出30万+、10万+、1万+后,我发现用这4个技巧写文章,很容易爆!

文章分享作者从新手到爆文创作者的真实经验,强调写作需持续锻炼与系统化训练,而非依赖速成技巧,真诚与专业性才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。

一年前,我也像大多数新手一样,对着爆文模板焦虑复制。直到摸索出门道,才发现那些”三天学会写爆文”的套路,跟卖燕窝鉴定课程的狗头军师一个德行。

看到我近期的成绩单:

  • 王牌文章阅读量破30万+
  • 高互动量作品冲上16万+
  • 多篇作品稳定破万
  • 最新一篇也有1.6万+

不少人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。坦白说,这不是某个神奇公式的功劳。就像健身减肥,那些号称”7天速瘦20斤”的课程忽悠了多少人?殊不知真正能改变身材的,是科学饮食和持续运动。

写作道理也是如此。与其沉迷于所谓的”爆文秘籍”,不如静下心来,认真琢磨内容和读者的关系。毕竟优质内容的产出,需要创作者既懂人性,也懂规律。

这么说吧,那些收智商税的”爆文导师”,其实是抓住了创作者的焦虑在变现。点开他们的课程介绍,不是”学会就能日入过万”,就是”掌握就能月入十万”。可惜啊,世上哪有这种躺着就能赚大钱的好事?

接下来,我会和大家分享这一路走来的真实经验。既不灌鸡汤,也不卖课,就聊聊怎么把内容做到真正打动人心。

点击量背后的秘密:让标题自带引流属性

吸引力法则在文章标题里同样奏效。高质量的标题就像商场里精心布置的橱窗,决定着读者是否愿意走进来深度体验。拆解头部作者的爆款文章,他们的标题策略都遵循着几个关键原则:

  • 跳出自我视角:避免”我觉得”、”我认为”式的表达,直击读者痛点。比如将”我总结的写作技巧”改为”提升写作能力的3个实用技巧”
  • 提供明确价值:用数字化、具象化的承诺吸引眼球。”一篇文章日入500+”比”如何通过写作赚钱”更有说服力
  • 制造认知缺口:在标题中埋下悬念。”为什么从不缺钱的人都理解这个赚钱公式”比”学习赚钱技巧”更能勾起好奇心
  • 传递情感共鸣:用”你”代替”我”,拉近与读者距离。”你不知道的赚钱陷阱”比”我遇到的赚钱陷阱”更容易引发共情

我最近一篇《赚钱的黄金法则》获得了超高阅读量,因为这个标题直击人性,暗示着读者将获得一个能改变命运的答案。标题的力量,在于它能在0.1秒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。

内容创作:用思考与坚持磨练内容质量

高点击率的标题让读者点进来,高质量的内容才能让读者停下来、记住你。过去一年带理工科新人写作,发现内容创作有三个关键要素:

  • 思考与记录同步:每天拿出30分钟,记录工作中的思考。比如我今天解决了一个产品难题,就立刻打开备忘录记下解决思路。记录的过程就是二次思考的过程,连续坚持3个月,你会发现自己的文章素材越来越丰富。
  • 用真实经历讲故事:在知乎写”如何做产品规划”的回答时,我不谈框架理论,而是分享自己如何从一个写代码的程序员转型产品经理,如何在第一次做需求分析时踩坑。真实的故事最有说服力,也最容易引起共鸣。
  • 打磨细节见真功:写完初稿后,我会把文章放一天,第二天重读时往往能发现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。修改3-5遍是常态,每次修改都在提升文章的密度和价值。

写作能力就像肌肉,需要持续锻炼才能强壮。与其空想如何一夜爆红,不如立刻打开备忘录,记录下此刻的思考。

标签与辨识度

百万创作者的红海竞争中,读者对你一眼”过目不忘”才是品牌建设的制胜法则。创作江湖的生存法则,归根结底是两个字:识别

  • 贴标签:产品经理转行写作的我,一直在用产品思维分析用户心智。标签就像产品的差异化卖点,它让你在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。比如李佳琦的”oh my god”、papi酱的”酱言酱语”,这些独特标签已深深烙进用户脑海。
  • 故事性:投资人总说”讲故事要讲人性”。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就是最好的故事素材,它能让冰冷的文字有了温度。从我分享的每一个产品复盘到职场经验,都在用真实经历与读者建立情感连接。

标签是你的独特航标,故事则是航标上温暖的灯光。两者结合,才能在信息的汪洋中,为读者指明记忆的方向。

写作系统化全流程:让每个人都能写出有温度的文字

写作不是天赋,而是通过系统训练获得的技能。以下五个模块是我积累多年的实操经验,每个模块既能独立使用,又能形成完整闭环。

  1. 写作必须形成肌肉记忆
    • 很多人问我怎样才能写得好,我的答案永远是:先把写作当作刷牙吃饭一样日常。就像健身一样,一天运动1小时比一周暴力运动7小时效果好得多。
    • 刚开始写作时,我也经常卡文,有时写2000字要耗费4小时。但坚持半年后,同样的字数1小时就能搞定。
    • 每天写作的第一个月最难熬,但一旦度过,你会发现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感觉无比畅快。
  2. 好标题=吸引力+真诚度
    • 标题要么解决痛点,要么触发情绪。比如”深度复盘:我用AI写作一个月到底赚了多少钱”就比”AI写作经验分享”效果好得多。
    • 但切记不要为了吸引力牺牲真实性。我见过太多标题党,短期可能有流量,但留不住真正的读者。
    • 推荐使用Answer The Public工具,它能帮你发现目标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。
  3. 差异化=个人经历+思考深度
    • 不要轻易写自己没经历过的事。我写AI写作,是因为我真的用AI写了上万字,踩过各种坑。
    • 用数据支撑观点。比如我发现使用GPT-4写作比GPT-3.5的成本高3倍,但效率提升了5倍,这种具体数字比泛泛而谈更有说服力。
    • 每个观点都要有具体案例支撑,让读者能看到、摸得着。
  4. 修改决定上限
    • 写作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价值在修改。我的习惯是写完至少放置2小时再修改,这样能以读者视角重新审视。
    • 重点检查:第一段是否够吸引人、每个观点是否有案例支撑、结尾是否有行动指南。
    • 推荐使用写作机器人检查错别字,但语言表达必须保持个人风格。
  5. 个人标签要可积累
    • 选择1-2个核心领域深耕。我的标签是”用数据说话的产品人”,所有文章都围绕这个定位。
    • 不要轻易更换人设。我见过很多博主频繁转换赛道,结果粉丝群体很难建立起来。
    • 标签积累是慢功夫,需要50篇以上的文章反复强化才能深入人心。

写在结尾

这不是写作技巧的简单堆砌,而是一场建立个人品牌的探索之旅。爆文不是靠堆砌流量密码,而是源于对读者真实需求的洞察。比如我写过一篇关于低代码平台选型的文章,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享了实战经验和踩坑教训,没想到收获了超过10万的阅读。

这启发我一个道理:真诚永远是最好的写作策略。与其急于求成想着怎么制造爆款,不如静下心来做好三件事:

  • 保持每周稳定输出节奏
  • 用数据和用户反馈指导写作方向
  • 在某个垂直领域深耕,让专业性成为你的标签

就像产品需要持续迭代优化一样,写作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。我们在用文字服务读者的同时,也在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。这远比单纯追求流量要有意义得多。

写作风格示例

钱跟水一样,总是顺着最容易流动的渠道前进。穷人和富人的圈层里,钱的流动规律却大不相同:穷人的钱难赚易骗,富人的钱难骗易赚。

这种差异在写作培训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。当我对一个经济困难的学员说”跟我学习写作,一年后不保证你能赚钱,但能显著提升写作能力”时,她会本能地将我归类为骗子。但如果换个方式,告诉她”这里有套deepseek使用教程,掌握后每天能写出爆款文章,稳定收入500-1000元,现在仅需299元,还送价值999元的学习资料”,她立刻就会心动下单。

这种现象背后藏着一个简单的逻辑漏洞:如果这套教程真能批量生产爆款文章,创作者为什么不自己运营万个账号,躺着收钱,而要费力气找更多竞争对手分一杯羹?

根本原因在于:贫穷不仅限制了财富,更禁锢了认知。认知越贫乏的人越执着于走捷径,总期待不劳而获的暴富神话。国内AI培训领域两个姓李的培训者就深谙此道,他们的专长不在技术本身,而在于精准把握小白用户的心理诉求。

mango
mango

我是WebSager,1999年开始触网,最早一批电商创业者,从古老的网页三剑客开始,熟悉PHP、Python等各种编程语言。亲眼见证了互联网在从萌芽到爆发的完整过程。
一直保持着对技术的敏感,并不断学习新技术。近年来,我专注于 WordPress建站、AI人工智能等领域,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帮助更多人进入互联网创业的世界。

文章: 179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